专家委员会
智慧城市
商会概况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英语: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资讯科技或创新意念,整合都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都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品质。智慧城市把新一代资讯科技充分运用在都市的各行各业之中,是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都市资讯化进阶形态,实现资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品质,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都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关于智慧城市的具体定义比较广泛,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同的定义是,智慧城市是新一代资讯科技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都市形态,强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端运算等新一代资讯科技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的方法论应用,构建使用者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徵的都市可持续创新生态。

智慧城市通过在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在交通和资讯通讯基础设定上的投资来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和高生活品质,并且通过参与式的管理对上面的资源及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一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都市也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比如欧盟启动了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Living Lab计划,致力于围绕市民需求将都市建设为各方共同参与的开放创新空间,比如维也纳大学对都市体系评价的六个指标,即智慧的经济、智慧的运输业、智慧的环境、智慧的居民、智慧的生活和智慧的管理等六个方面。[1]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是资讯科技、都市计画等领域的热点问题。

四网四流融合
2021年,由陈清泉牵头发布了《四网四流白皮书》,四网四流是基于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因为有了数字技术,我们可以把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融合,可以把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融合。

通过融合,陈清泉把三个革命联动,也就是汽车革命、能源革命、信息革命的融合。而它的核心就是人、机、物,人就是人文世界,机就是计算机或者信息世界,物就是物理系统。通过人、机、物的融合,产生智能,把智能用在能源就变成智慧能源,把智能用在交通就是智慧交通,把智能用在城市就是智慧城市。

怎么产生智能?从数据通过数据孪生变信息,信息通过融合孪生产生知识,知识通过认知孪生产生智能。这里面人文世界的作用很重要,要把人文世界、信息世界、物理世界融合,通过数字孪生,我们可以在信息世界看出物理世界的东西。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通过人文世界的帮助,进一步融合孪生,把信息变成知识。这个还不够,我们还要继续通过人文世界的帮助,通过认知孪生把知识变成智能。产生智能的含义,就是把无序变有序,这样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这也是利用了熵的理论,通过熵的理论,我们能够理解能源和信息的关系,这是历代科学家对熵的理论的进展。所谓熵就是看这个系统是有序还是无序,如果这个系统无序,熵就增加;如果这个系统有序,熵就减少。通过智能化,我们可以把原来无序的系统变成有序,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陈清泉表示。

四网四流能够全方位地推动数字经济,因为社会的能源网只不过是把能源网跟信息网融合,社会的车联网就是把能源网、交通网和信息网结合,陈清泉提出加人文网。据悉,所谓人文网是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政策、先进的发挥、先进的经验。陈清泉认为,人文网是上层建筑,而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是经济基础,通过人文网和信息网、能源网、交通网,也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交互,我们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和环保效果,并且可以推动工业革命。

“在上个世纪,我们专注于物理世界的进步。在本世纪初,我们专注于网络信息世界的发展和数字化的复兴。网络信息世界创造了新的价值,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改变了我们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应该进一步颠覆性的思维,将物理世界、信息世界和人文世界深度融合,有效地将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智能,解决复杂问题。在现实世界中,仅仅依靠技术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和迎接新的挑战,必须将人文世界、物理世界、信息世界深度的融合”,陈清泉总结道。